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0篇
水利工程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1.
为了了解江阴市水质变化动态,根据2006-2011年江阴市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数的实测资料,应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对江阴市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随着江阴市水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大,江阴市境内的主要河流湖泊总体水质状况呈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2.
清河干流生态基流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清河干流八棵树水文站、开原水文站1988-2009年径流量资料,选取Tennant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NGPRP法等5种水文学方法对清河干流生态基流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各水文学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Tennant法更适合用于清河干流生态基流的计算。根据不同水平年清河干流生态基流Tennant法的计算结果,并与清河干流实际径流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随着不同水平年降雨量的减少,清河干流生态需水的满足程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淮河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次暴雨产沙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利用变化既改变水文循环过程也改变产沙过程。本文以淮河上游大坡岭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90s和2000s的土地利用资料和两个年代各10场暴雨对应的水文与气象资料,以0.5 h为时间步长,应用改进的水沙模型模拟流域暴雨产沙,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次暴雨-泥沙负荷关系的影响;基于两个年代获得的模型参数,模拟1990s十场暴雨的产沙过程,分析相同暴雨条件下土地利用模式变化对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满足精度要求;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降雨-泥沙负荷关系,1990s到2000s的土地利用变化减轻了流域水土流失,导致次暴雨产沙量、沙峰及侵蚀模数均减少。研究成果可为淮河流域水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并创新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土流失模拟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围隔可改变水体流场、影响藻类漂移聚集,通过改变围隔布设角度和长度,探究不同围隔导流方案下藻类的富集效果。选取梅梁湾内的打捞点蓬坑湾作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太湖水量水质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太湖蓬坑湾套网模型,根据角度、长度两个因素,模拟6种布设方案下藻类富集效果,分析得到最佳角度、长度组合布设方案,并进一步考虑蓬坑湾地形和经济效益,提出适宜于蓬坑湾地形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围隔布设角度与水流方向呈120°时,湾内富集效果最佳;围隔布设长度越长,蓝藻收集区域越大,湾内富集效果越好;综合考虑地形特点和经济效益,最终确定围隔布设最佳方案为在上下湾口处分别布设一段围隔,布设角度与水流方向呈120°,上下湾口处围隔布设长度分别为100、30 m。研究成果对于改善湖泊水环境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3年淀山湖水质监测数据,淀山湖水质总体评价为轻度富营养水平。通过建立淀山湖流域一维平原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对各项参数进行率定验证,计算得到2020年COD环境容量为13091 t/a,氨氮环境容量为1 021 t/a,总磷环境容量为196 t/a。结合各水功能区污染物最大允许入河量计算结果以及各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占比结果,设计了相应的断面水质达标方案,建议进一步对面源进行治理以改善总磷指标,为进一步实行淀山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无锡市水功能区划调整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无锡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水行政管理需要,在无锡市现有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从水源地布局、社会经济发展布局以及排污控制区和过渡区设置规范等角度进行合理性分析,利用建立的无锡市水环境数学模型,分别计算排污控制区和过渡区的长度,最终提出无锡市水功能区划初步调整方案。调整方案为:根据水源地布局增加4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1个水功能区范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布局增加4个工业、农业、景观娱乐用水区,其中2个由其他功能区调整而来;根据过渡区要求增加10个过渡区;根据排污控制区要求增加13个排污控制区。研究成果为无锡市水功能区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依据《江苏省水功能区划》,结合吴江市水资源质量及污染现状,采用一维非稳态模型确定水质参数,计算吴江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限排总量,与吴江市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对比,确定污染物削减量,为吴江市水污染防治与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吴江市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CODCr和氨氮分别为17 344和1 672 t/a,为入河量的56%和57%,CODCr和氨氮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54%和56%,该结果与污染物入河量、水质超标率结果基本吻合,说明纳污能力与限排总量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京杭运河五牧断面的水质达标率及水体环境健康,依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综合考虑水文、水体污染来源等因素,对整治范围内入运河的污染源进行概化,通过建立一维水量水质数学模型确定模型参数,计算五牧断面水质达标时各概化排口的允许排污量,进而得到该研究区域的水环境容量,与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对比,确定污染物削减量,为改善京杭运河水环境质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确保京杭运河五牧断面水质达标情况下,研究区域近期COD、氨氮、总磷水环境容量分别为47 216t/a、5 376.1 t/a、508.1 t/a,远期COD、氨氮、总磷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8 977.3 t/a、2319.1 t/a、301.1 t/a。污染物削减率与水质超标率对比二者差距在30%以内,说明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嘉兴市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纳污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嘉兴市区属于平原河网水系,往复流情况严重,上游来水水质较差且区域内污染源排污量大,导致其水质逐年恶化。嘉兴市区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市区内面源污染相对严重,畜禽污染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点污染源。利用污染源影响权重分析得到:研究区域内内源及点源影响相对较大。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污染源概化,建立一维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实现水功能区水质与其流域内概化污染源的响应关系,结合水功能区划成果得到各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提出总量控制方案。计算结果表明:①嘉兴市区18个河流水功能区COD纳污能力为8642t/a,氨氮纳污能力为794 t/a,TP纳污能力为227 t/a;②污染物超标严重,氨氮和TP为主要污染因子;③在2011年现状入河量基础上,COD、氨氮和TP分别需削减49%、57%和56%。本研究结果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及污染源减排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乌江水电梯级开发中的乌江渡水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乌江渡水库下泄水温历年的实测资料,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上游梯级的建成,乌江渡下泄水温的变化过程,同时运用EFDC模型定量研究上游低温下泄水对下游水库下泄水温的累积性影响。结果表明:上游梯级水库下泄水温越低,下游水库坝前断面水温分层结构越明显,下泄低温水的累积性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